52監測網專家報告分享-第68期 BIM技術在橋梁監測養護中的應用 高志強 交信工程咨詢 2019結構安全監測技術交流會 北京站
52監測網專家報告分享-第68期 BIM技術在橋梁監測養護中的應用 高志強 交信工程咨詢 2019結構安全監測技術交流會 北京站
報告目錄 一、時代背景 二、應用原因 三、應用過程 四、應用意義
報告簡介: 一、時代背景 1. 截至2018年底,中國公路橋梁 總數85.15 萬座, 總里程 5568.59萬米,其中不乏世界級 跨度和規模的橋梁,已成為世界 第一的橋梁大國。 2. 橋梁工程被認定為交通基 礎設施領域的“生命線”。 橋梁安全事故呈多發態勢, 步入維修期的橋梁數量日 益增多,橋梁垮塌事故時 有發生。 3. 現代大橋跨江越海、交通 量巨大,關系國計民生, 如果因質量問題出現垮塌, 其損失與影響難以估量。 4. 交通量迅猛增長,車輛大型化趨 勢加大,超限超載車輛屢禁不絕, 嚴重影響了現有橋梁的使用壽命 和結構安全。 二、應用原因 1. BIM技術在橋梁監測工程中以橋梁三維模型為基礎,以信息管理為核心,實現橋梁信息三維可視化管理,橋梁在建成 后需服役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其運營階段的養護維修尤為重要,其中大量數據和圖表處理需有效管理,并要求能隨 時為橋梁養護工程師、管理人員和決策人員提供可視化、信息化的管理決策依據。而基于BIM的信息系統化運營,能 有效提高橋梁的管理和養護水平,實現有效、規范的管理。 2. 通過BIM技術在橋梁監測中的應用,創新橋梁監測手段,完善橋梁建模的多種方法,提高橋梁監測效率,實現橋 梁結構的準確識別,及時反饋橋梁監測數據異常數據,同時較低的成本橋梁在面臨較大事故時充分得到監測數據, 從而幫助主管人員及時作出判斷,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保護人身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3. 在橋梁監測中推行BIM技術,為數據與信息的共享提供共同的語義信息模型,支持信息的交流與共享,進而為提高公路工程建設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做出貢獻。提高橋梁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質量與效率,降低工程 成本與工作量,進而為交通乃至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三、應用過程 資料搜集與信息整理 1. 收集橋梁相關的技術資料 從規劃、勘察資料中獲取橋梁總體信息( 如路線號、橋址、荷載 等級、水文地質條件等) ; 從圖紙資料中獲取橋梁構件的幾何信息; 從施工記錄中獲取橋梁的建造過程信息( 如建造日期、材料等級、 各分項工程相關責任方等); 從竣工資料、檢查報告、維修記錄等資料中獲取橋梁運維期的 養護信息。 2. 技術信息標準化、離散化 橋梁養護的各類信息所描述的內容標準、完整、一致,避免 出現同一現象多種描述和必要信息缺失的問題。 將圖形或者自然語言中的信息離散為若干屬性值,離散后的 信息存儲于養護信息數據庫中,供檢索、查詢。 橋梁信息在標準化、離散化完成后,根據信息總體確定信息 的組織方式。根據信息的關聯情況,建立與BIM模型對應的 橋梁養護信息數據庫。 實施方案 1、確定橋梁監測養護建模細度 2、橋梁監測養護模型拆分標準 3、橋梁監測養護模型編碼標準 模型建立 BIM技術信息建模 橋梁模型構建對應信息 BIM+GIS BIM+GIS—>數據分析、數據管理、監測報告、模型展示、空間部署、場景展示 傳感器優化布設 橋梁監測養護平臺原則
橋梁監測養護平臺的搭建 五、應用意義 基于過程的養護決策 ,多元化決策 ,可視化決策
52監測網專家報告分享-第68期 BIM技術在橋梁監測養護中的應用 高志強 交信工程咨詢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