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監測網專家報告分享-第71期《橋梁測試與評估中的機器視覺技術》主講人:晏班夫 湖南大學
52監測網專家報告分享-第71期 《橋梁測試與評估中的機器視覺技術》 主講人: 湖南大學 報告來源:第二屆全國橋梁智能檢測與安全評價技術論壇 專家介紹: 晏班夫, 工學博士,副教授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碩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 橋梁結構安全評估、維護與管理 橋梁管理系統(BMS)開發 土木工程中的智能分析方法 圖像處理技術及無線傳感網絡在橋梁健康監測中的應用 報告目錄 1、湖大橋梁團隊介紹 2、機器視覺,定義、圖像處理、人工智能 3、外觀評估技術,深度學習、智能識別分類 4、視頻測試技術,DIC、運動放大 5、未來之路,應用困惑、個人思考 報告簡介 1、研究概況: 2010年湖南大學邵旭東教授創新性地將超韌性UHPC材料STC應用于肇慶馬房橋鋼橋面鋪裝,全面解決了鋼橋面鋪裝易損壞、鋼板易疲勞開裂的大問題。 湖南大學橋梁工程研究所成員研究方向全面轉向UHPC橋梁新結構。 2、主要研究 (1)超高性能混凝土結構設計理論與工程實踐,湖大橋梁研究特色 (2)橋梁智能檢測(機器視覺、人工智能)研究興趣,培養有此愛好的學生,與企業合作 2.1 機器視覺概況 功能:實現快速化、遠距離、非接觸、無人化的智能外觀檢測,只是載體不同 效果:缺陷(裂縫、蜂窩、麻面、滲漏水)識別、三維場景重構、智能評估 基于機器視覺的外觀檢測技術:裂縫識別(傳統圖像處理方法) 獲取原始圖像---預處理---生成圖像---小波分解與重構---形態學操作---裂縫圖像抽取 基于機器視覺的外觀檢測技術: 裂縫抽取(傳統方法) 裂縫識別:小波降噪、形態學操作 優點:識別出裂縫形態,便于后續裂縫寬度、裂縫長度的處理 缺點:人工介入 基于機器視覺的外觀檢測技術:裂縫識別之深度學習架構 基于機器視覺的外觀檢測技術:裂縫識別之深度學習深度學習模仿人類大腦的這個特點,構造多層的神經網絡,較低層的識別初級的圖像特征,若干底層特征組成更一層特征,最終通過多個層級的組合,最終在頂層做出分類。 基于機器視覺的外觀檢測技術:深度學習技術 實例分割Mask R-CNN框架完成了三件事情: 目標檢測。直接在結果圖上繪制了目標框(bounding box)。 目標分類。對于每一個目標,找到對應的類別(class),區分到底是人,是車,還是其他類別。 像素級目標分割。在每個目標中,需要在像素層面區分,什么是前景,什么是背景。 土木工程應用思考 利用基于深度學習的目標檢測算法實現混凝土結構裂縫、蜂窩麻面、水漬、修補等表觀缺陷和預埋件的自動快速識別、定位應該是很有希望的。 Mask-RCNN 算法可實現各種表觀缺陷的分類。 基于機器視覺的外觀檢測技術:病害識別之深度學習 我們的方法: Faster R-CNN:找到裂縫區域(工業界:YOLO3,實時處理)CNN:滑動窗口找到裂縫粗骨架形態學:降噪、長度、寬度Faster R-CNN 輸出圖 目標檢測開源平臺: Facebook:Detectron 1/2 Google:TensorFlow 百度:EasyDL 華為:ModelArts (開發平臺) 騰訊:NCNN 商湯科技/港中大:mmdetection 曠視科技: Face++ (開發平臺) 基于機器視覺的外觀檢測技術:病害識別結果 目前的識別效果: 1. 目前學習樣本僅包括裂縫、混凝土剝落、鋼筋銹蝕、蜂窩麻面、水漬/碳酸鈣析出等五種病害圖片;除裂縫外樣本較少。 2. 裂縫識別精度較好; 3. 其它幾類依賴于樣本的質量、數量,目前不太理想。 基于機器視覺的外觀檢測技術:道路病害誤識別結果 1. 目前學習樣本僅包括橫向裂縫、豎向裂縫、路面修補、龜裂等四種病害圖片,病害樣本各為1000張圖片; 2. 病害識別效果較好,一般不會漏檢,有過識別現象,設置閾值消除。 基于機器視覺的外觀檢測技術:鋼結構銹蝕檢測 4、基于機器視覺的視頻測試技術: 應用范圍:采用非接觸式的測量方式,動態實時測量二維或者三維空間參數:位移,振動,變形,旋轉角度,空間三維坐標,泊松比等等。 精度:位移:0.01~0.02像素;應變:50~100με (依賴于相機參數、距離、環境、算法) 應用限制:沒有規程、影響因素多、標定? 前景:有算法,可以低成本構建一套系統, 3D測試 基于機器視覺的視頻測試技術:有目標跟蹤 基于機器視覺的視頻測試技術:無靶標跟蹤 DIC技術 基于機器視覺的視頻測試技術:DIC計算流程 基于機器視覺的視頻測試技術:DIC算法及GPU加速 基于機器視覺的視頻測試技術:DIC技術應用 基于機器視覺的視頻測試技術:非接觸無靶標跟蹤 基于機器視覺的視頻測試技術:DIC應用之應變場測試 計算應變的方法有很多,應用北航潘兵教授于2009年提出的pointwise leastsquares(PLS)算法,PLS算法屬于一種擬合算法,其運用ROI中成百上千個精確的亞像素位移結果去擬合三個分量,通過解圖中的方程,擬合得出x、y方向的應變結果,該方法的最明顯的好處在于能得到視覺效果較好的應變場。 基于機器視覺的視頻測試技術:UHPC梁濕接縫驗證性模型試驗 基于機器視覺的視頻測試技術:模型加載試驗 基于機器視覺的視頻測試技術:DIC應用之荷載試驗 基于機器視覺的視頻測試技術:視頻放大技術 基于視頻圖像處理的視頻放大技術:MIT的創新; 斜置拉索的微小振動,肉眼不可見,DIC技術難以探測形變 運動放大效果:直接得到每一階振型,肉眼可見 應用場景??? 1. 風工程試驗?斜拉索、節段試驗模型 2. 輸電塔模態響應、輸電線全局響應 3. 橋梁動態稱重(位移測試比應變測試靠譜) 4. 大跨橋梁索塔、主梁全局變形 5. 加載試驗:裂縫開展過程放大模擬 6. 結構損傷識別、健康監測 5、未來之路:機器視覺技術的應用前景與困惑未來 人才:懂機器視覺不懂土木工程,懂土木不懂機器視覺? 持續努力:多點投入與耐心,尊重“碼農”,用好開源平臺 小眾市場:贏者通吃的行當,算法的世界,只有高端才有大機會 看懂市場:5G、機器視覺、人工智能對傳統檢測行業的顛覆、重構;機遇 系統集成、大數據、云平臺:監測、管養、服務外包的趨勢 52監測網專家報告分享-第71期 《橋梁測試與評估中的機器視覺技術》 主講人: 此資料由52監測網整理,僅用于免費分享學習,侵刪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