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期 華為在軌道領域的思考與探索:引領新基建,助力軌道行業數字化
![]() 52監測網專家報告分享-第92期 引領新基建,助力軌道行業數字化 (華為在軌道領域的思考與探索) 袁希林 華為EBG交通行業Marketing與解決方案部副總裁 內容介紹 一、新基建 “新基建”新在哪里? ? 4月20日的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官方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范圍 ? 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 通信網絡基礎設施 ? 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 新技術基礎設施 ? 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 算力基礎設施 ? 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 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 ? 智能交通基礎設施 ? 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 ……. 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 ?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 科教基礎設施 ? 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 新基建三張網 面向比特(信息網)- 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 面向原子(交通網)- 高鐵、城軌 面向瓦特(交通網)- 特高壓、智能電網;光伏、風電、核電、天然氣;新能源充電樁;氫燃料加氫站 網絡屬性是新型基礎設施的共同特征 新技術持續涌入交通行業,加速數字化轉型進程 交通行業“新基建”——用技術實現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融合 ◇ 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兩客一危、道路邊坡安全; ◇ 集聚與疏散、擁堵治理:重大活動、春運、特殊天氣; ◇ 聯程聯運、多式聯運:出行預測、交通誘導; ◇ 全流程“可視與協同”聚合行業生態; ◇ 構建行業“平臺”:云、大、物、視頻; ◇ 數字化“基石”:移動+ 物聯; 信息化建設是智慧城軌建設的核心和基礎 信息化建設是智慧城軌建設的核心和基礎,融合新興技術,打造中國式智慧型城市軌道交通。 新基建= 傳統基建+新技術 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超級計算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來源:2019《交通強國建設綱要》 “1-8-1-1”智慧城軌發展藍圖 以新興信息技術與城軌交通深度融合為主線,推進城軌信息化,發展智能系統,建設智慧城軌,實現城軌交通由高速度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跨越。——來源:2020.3《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城軌發展綱要》 二、創新實踐 深圳地鐵&華為強強聯合,共同打造面向未來的智慧城軌 深圳地鐵 ? 國家鐵路+城際鐵路+城市地鐵+有軌電車“四網合一”。 ? 業務涵蓋地鐵工程建設、軌道運營、物業開發、商業經營、物業管理、工程勘察設計等領域。 ? 秉承“經營地鐵、服務城市”的發展理念,對標世界一流,積極投身大灣區城市群建設 聯合創新實驗室 ? 深圳地鐵&華為聯創實驗室負責深圳地鐵集團(含分子公司)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網絡通信、物聯網、數據中心等ICT新技術的科研、應用研究及推廣。 華為 ? 華為技術有技術:持續領先的研發投稿。 ? 以客戶為中心的極致服務能力、與客戶聯合創新能力。 ? 成功實踐覆蓋政府,能源,金融、交通,制造,ISP,教育行業 模式創新:全國首家統籌地鐵集團、建設、運營、置業ICT建設 框架協議 - 全國首家統籌地鐵集團、建設、運營、置業ICT建設,全面打造最好的智慧地鐵。 實現端到端全面領先 重塑聯接(5G、傳輸、無線)?? 重構平臺(云數據中心、大數據,AI,IOT、GIS/BIM…)?? 構建智慧(IOC、智慧車站、智慧運維) 數字化轉型:頂層藍圖設計,統一技術路線,協同落地推進 “頂層設計+創新實踐+統籌建設”三管齊下 頂層設計,整體規劃 重塑聯接(無線接入/有線接入、承載網/核心網/企業網)?? 重構平臺(打造開放可信云平臺(公有云+私有云)、開放的混合云架構端、管云協同ICT基礎設施平臺)?? 構建智慧(邊緣智能/企業智能(EI)、智能計算(服務器+AI)/智能存儲、智能安全(管理、分析、控制平臺)) 咨詢規劃:基于端到端業務流識別面向場景的十大數字化解決方案 頂層設計:自下而上建數字平臺,自上而下選定價值應用 技術驅動:加速深圳地鐵基礎設施數字化 重構平臺- 統一平臺、資源池化、業務云化; 重塑聯接- 抗干擾、大帶寬、全連接 重塑聯接:5G+LTE-M構建無處不在的聯接 重構平臺:融合承載、統一架構、統一平臺 重構平臺:打造單線多系統城軌云,樹立行業標桿 ? 2018年12月,深圳地鐵6/10號線打造業界首個線路城軌云,這是國內首個自主可控單線多系統城軌云。 通過建設集中、共享的線網中心平臺,逐步云化,實現線網運營,引領行業發展方向。 城軌數字平臺:資源云化到業務云化,資源池化到數據池化 以云為基礎,通過優化整合新ICT技術,融合數據,使能客戶實現業務協同與敏捷創新,打造數字世界的底座。 重構平臺:深圳地鐵Metrobox構建集團統一的大數據平臺 ◇ 智能運營指揮中心(IOC) ? 綜合態勢:通過數字平臺多維度接入整個集團宏中微觀數據,實時掌握全局態勢,打造全景大交通。 ? 決策支持:融合的數據匯集分析,統一的AI訓練,為集團注入智力,支撐專項工作和輔助決策。 ? 聯動指揮:對應急資源、風險、事件進行呈現、預警、預測,提供集團級應急指揮和重大活動保障。 構建智慧:釋放數據價值,讓城軌建造,運營,運維更高效 施工隱患智能識別&軌行區監測預警——建設管理高效, 施工作業安全 智能客流預測&智能行車調圖——掌握運行態勢,優化出行服務 預測性智能維護&車地數據轉儲升級——運維降本增效,提升行車安全 構建智慧:智慧出行,提升安全指數,改善出行體驗 華為聯合深圳地鐵持續創新孵化,構建智慧城軌 以城軌云為底座,融合新ICT技術,構建智慧城軌 華為智慧城軌解決方案:助力行業創新,服務全球客戶 ? 服務全球70+城市,170+條軌道,覆蓋里程超過5000KM+ ? 推動LTE-M、城軌云解決方案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真正實現由大變強 三、未來展望 面向未來的智慧大交通:“人便其行、貨暢其流” ?? “人悅其行、物優其流” 從頂層規劃到數字底座,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綜合交通體系 華為重視基礎研究,鼎力支撐城軌強國戰略 戰略規劃:支撐智慧城軌不斷演進,樹立行業標桿 標準制定:自主可控標準已起步,面向未來演進 城軌信息化8篇規范 ◇ 總體規范(已發布3篇) ? 《智慧城市軌道交通信息技術架構及網絡安全規范》,包含總體需求、技術架構、網絡安全 ◇ 技術規范(在編5篇) ? 云平臺:《城軌交通云平臺構建及部署方案及規范》 ? 大數據:《城軌交通大數據平臺管理方案及規范》 ? 網絡:《城軌交通網絡拓撲架構方案及規范》 ? 網絡安全:《城軌交通網絡安全方案及規范》 ? 運營指揮中心:《城軌交通線網運營指揮中心方案及規范》 ◇ 后續持續參與標準制定: ? 《城軌軌道交通信息化工程設計規范》 ? 《城軌軌道交通云平臺數據規范》 LTE-M 19篇規范 ? 《城市軌道交通車地綜合通信系統(LTE-M)規范》 自主創新:除了芯片,城軌云也要有自主可控架構、演進 多贏開放生態:產業聯盟共同實現自主可控,共創城軌大業 邁向“城軌強國”,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華為在軌道領域的思考與探索:引領新基建,助力軌道行業數字化 袁希林 華為全球交通業務部 華為EBG交通行業Marketing與解決方案部副總裁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