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監測網】第179期 遠程視頻監控測量技術在軌道交通工程的應用
![]() 52監測網專家報告分享-第179期 《遠程視頻監控測量技術在軌道交通工程的應用》 陳開端 福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目錄 一、政策背景 二、技術介紹 三、技術應用 內容介紹 一、政策背景 現狀分析 ? 軌道交通工程隱患點多面廣、動態風險不易辨識、重點監控監測區域難以把握; ? 人工測量、巡檢間隔時間長,主觀性強,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耗時耗力; ? 接觸式傳感設備安裝作業難度大、風險性高、受限于成本,布設密度低,單點監測范圍小; ? 現有非接觸式自動化監測方式普遍邊緣節點處理,導入控制指揮中心分析決策慢; ? 監控與監測獨立作業,預警發布時無法快速、直觀了解預警點實時場景,應急反應慢; 技術發展 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和運營期間,有大量關鍵點和風險點需要進行持續監測。 落實安全生產雙重預防體系,實現由應急搶險向事故預防、源頭治理的關口前移。 二、技術介紹 技術原理 遠程視頻監控測量技術是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激光測量與遠程視頻圖像進行有機融合,實現對監控范圍內目標的空間坐標進行遠程實時自動測定,實現目標的位移、尺寸等遠程測量。 深度融合多傳感器信息,實現遠程可“查看”、可“量測”、可“比對”,高效率、高精度、智能化 技術體系 HMS組成 HCC組成 技術優勢 1.遠程實時全程可視化自動監控、監測; 2.非接觸、自動批量的遠程可視化布設監控點位,可隨時根據危險源位移變形情況進行監測點位遠程自主增刪、加密,靈活部署; 3.遠程自定義監測軌跡,自動巡航,廣覆蓋,點面結合,快速篩查異常情況; 4.智能變頻關注式巡航,針對異常點位自動啟動矩陣型周邊多點監測模式進行復核,實現異常區域的重點監控監測; 5.監控監測過程同時采集監測目標點的監測數據和同部位實景影像,為隱患辨識、風險分析判斷提供充分的量化依據,多關聯早處置; 6.預警時自動推送現場發生異常的監測目標點的當前實景圖像/數據和初始圖像/數據等信息到管理人員,便于管理人員遠程直觀判斷,為搶險應急爭取時間。 7.結合大數據分析進行趨勢預判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快速處置; 8.可對施工監測、第三方監測提供的數據進行多元數據對比、驗證,為過程追溯提供可視化、量化依據; 9.通過構建數字化模型,利用實時采集的實景狀態監測數據和AI分析,進行現實實景與數字化模型融合,直觀展示,宏觀微觀并重,提高安全風險的研判、防控能力,提升應急管理水平。 防范安全風險管控不到位變成事故隱患、隱患未及時被發現和治理演變成事故 三、技術應用 地鐵施工期基坑遠程視頻監控監測 ? 遠程視頻設置監測點位,設備自動巡航、自動采集監測點位坐標數據; ? 自動統計分析監測點、面位移數據; ? 達到閾值自動預警并通知相關人員; 地鐵施工期地連墻形變遠程監測 在基坑開挖的施工過程中,應力狀態的改變引起圍護結構承受荷載變化并導致圍護結構的變形,圍護結構的內力和變形中的任一量超過允許的范圍,將造成基坑的失穩或周邊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地下連續墻的變形監測已成為基坑工程建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地鐵施工期周邊建筑、邊坡沉降監測 地鐵周邊安裝AI測量攝像機,用于周邊邊坡、建筑物監測,設備自動巡航點位、采集點位位移視頻軌跡數據,危險情況通過PC/移動客戶端及短信通知用戶。 施工期隧道下穿地面沉降變形監測 實現下穿隧道地面沉降非接觸式、遠程可視化、自動化監測,無需封路,保障交通正常通行,突破路面實時監測瓶頸。 地鐵運營期隧道內部變形監控監測 通過在隧道內部壁側安裝AI測量攝像機,不間斷監測站臺、道床的水平位移和沉降,自動生成位移趨勢和評估報表,達到閾值自動預警并通知相關人員。 隧道施工期周邊收斂遠程視頻監控監測 通過在臺車安裝AI測量攝像機,自動監測隧道頂部、隧道面點位的位移情況,設置位移閥值,并通過無線網實現隧道內的實時通訊,實現初支拱頂下沉、周邊收斂監測預警。 《遠程視頻監控測量技術在軌道交通工程的應用》 陳開端 福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注:本內容僅供個人研學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