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訪我們邀請到安傳物聯總經理熊生進行對話。作為企業技術帶頭人,熊總將圍繞產品研發歷程、技術突破等方面,重點剖析該設備在建筑橋梁基坑大壩等場景中的技術優勢,為行業用戶提供設備選型與智慧監測的內容參考 ...
編前語:日前,深圳市安傳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自主研發的振弦式采集器,為工程監測領域帶來創新解決方案。因其可靠性和長期穩定性以及安裝簡單、低功耗、長續航的特點,在工程安全監測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本期專訪我們邀請到安傳物聯總經理熊生進行對話。作為企業技術帶頭人,熊總將圍繞產品研發歷程、技術突破等方面,重點剖析該設備在建筑橋梁基坑大壩等場景中的技術優勢,為行業用戶提供設備選型與智慧監測的內容參考。 Q1:熊總您好,貴公司始終專注于發展物聯網技術在工程安全監測領域的發展,作為一家在行業中深耕多年的高新技術企業,能否和大家詳細介紹下公司的發展歷程? 熊總:安傳物聯已經差不多有10年的物聯網安全監測行業經驗,從剛開始的幾平方到現在幾千平方,從剛開始賣模塊慢慢衍生到模塊背后的成品設備,從剛開始的設備缺點到現在市面上賣的水生火熱,離不開公司的每位員工辛勤勞動,開發創新,為接下來的創造更好的價值與體驗。 Q2:貴公司近期主推的明星產品有哪些,在技術上有哪些突破?解決了傳統傳感器的哪些痛點? 熊總:振弦相關的設備傳感器和振弦采集器,比傳統的設備采集器更智能化更自動化解決傳統布線拉線,通過無線的方式更智能化的觀測工程安全及有效的管理。 Q3:該產品目前應用情況如何,可應用于哪些領域,能否結合實際工程分享下主推產品的精度及耐久性等客戶比較關注的問題? 熊總:振弦采集器適用于建筑、橋梁、基坑、大壩、水庫、隧道等建筑安全監測領域,此振弦采集器設備(采集頻率范圍:200Hz~6000Hz,精度:0.1Hz,分辨率:0.01Hz)防水性好,電池容量大,支持長時間使用,低功耗可外接太陽能,通過無線通訊4G的方式采集計算傳輸到平臺,支持TCP或者MQTT協議。 Q4:該產品在安裝使用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能否簡單分享下產品在實際工程項目中應用的技術方案? 熊總:如果長時間裸露在外建議就是安裝個外箱裝置,此款產品在市場上已經進對銷多年,在工程領域適用性起著重要的角色。 Q5:面向強大的市場競爭,您如何看待該傳感器在監測行業的應用前景? 熊總:環境監測應用,為地方政府和公眾提供實時精準的監測數據。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技術的不斷進步,傳感器的精度和穩定性將不斷提高,數據質量將得到進一步保障,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藝的應用將降低傳感器的成本,推動傳感器技術的普及及應用。 Q6:對未來監測行業技術發展有何預測?貴公司下一步技術布局重點是什么? 熊總:安全監測領域是未來的一個好的趨勢,在技術層面上: 1.智能化與自動化加速滲透(AI與大數據驅動:人工智能將廣泛應用于監測數據分析,提升監測效率和準確性); 2.物聯網(lot)與實時監測(傳感器和loT技術的普及將推動監測場景的實時化); 下一步提升高精度傳感技術,數據處理和分析技術,集成先進算法與機器學習技術,拓展應用領域的技術,多領域融合監測技術。 小編說:智慧無界,生態共生!感謝深圳市安傳物聯科技有限公司的熊總為我們帶來的內容分享。讓行業聲音得到聆聽,讓技術創新不再獨行,我們期待更多監測技術內容分享,投稿請聯系52監測網小編(微信號: jiance52)。 |
2019-12-05
2021-07-07
2021-06-29
2021-09-06
2021-09-07
請發表評論